西昌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文昌航天发射场跨越式成长人民资讯 [复制链接]

1#

「本文来源:法治日报」

□本报记者陈丽平廉颖婷

□本报通讯员黄国畅胡煦劼

近几年,文昌航天发射场见证了一个又一个历史性时刻——

年4月20日,我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发射升空,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先后进行3次交会对接和3次推进剂在轨补加。

今年4月29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从这里一飞冲天,我国正式迈入空间站时代。

1个月后的5月29日,天舟二号扬帆起航,与“天和”成功牵手,再次创造中国奇迹。

从天舟一号到天舟三号,这座我国最年轻的航天发射场综合测试发射能力不断跃升,已形成新一代运载火箭高密度发射能力。

天舟三号发射瞬间。苑方磊摄

运载能力是一个国家航天实力的重要体现,按照我国运载火箭的发展规划,运载能力更大、可靠性更高、更绿色环保的长征五号和长征七号两型新一代运载火箭将在我国未来航天发射中扮演重要角色。

两型火箭的研制并投入使用,需要配套建设与其相适应的航天发射场,而我国现有的酒泉、太原、西昌三个航天发射场,其地理位置在大直径火箭运输、火箭飞行残骸落区安全等方面均无法满足新一代运载火箭要求,文昌航天发射场正是在这种条件下应运而生。

年8月,经研究决定,我国批准在海南文昌建设新一代运载火箭发射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承担起建设、管理、使用的重任。年,经过将近6年的艰苦奋战,文昌发射场两个发射工位顺利通过验收,其他项目也陆续竣工。

天舟三号整装待发。胡煦劼摄

年6月25日20时00分,长征七号遥一运载火箭从距离海边约米的发射平台上腾空而起,首次发射圆满成功,文昌发射场也一举成名。

“从长征七号首次试验飞行,到天舟三号顺利升空,6年时间,仅够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成长为儿童,但文昌航天发射场却跨越式成长为举世闻名的‘天舟’母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党委书记董重庆说。

经过这些年的建设发展,文昌航天发射场从无到有建成了国内最大最先进的航天低温加注系统,培养了一支经验丰富的指挥操作队伍,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使用和管理经验,实现了加注全流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实现了测试发射的信息化和集约化。目前,已经具备多型号火箭和航天器并行测试发射的能力。

煤油加注系统指挥员何平在远程控制室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