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的五月,
正是漫山遍野索玛花怒放的时候。
索玛花其实就是很常见的杜鹃花。
“索玛”在彝语里是“佳人”的意思,
在彝族人心中,索玛花无比高贵美丽,
因此彝族人以索玛花来命名杜鹃花。
在凉山州普格县赛果洛村,就有这样一片静静绽放着的索玛花。
5月25日,有一支车队从成都出发,参加这次由凉山州旅发委与成都市西行起点自驾游俱乐部共同举办的“春风又绿新彝寨·索玛花开等您来”旅游+扶贫的节庆活动,共同探寻索玛花盛开之地——普格县赛果洛村。
和索玛花相爱一场索玛花的花语是: 永远属于你,期待着爱的重逢
25日清晨,30台自驾车、名游客,由成都市温江区合生商业广场出发,前往大凉山腹地,普格县赛果洛村。
整个行程近0公里。沿途大小凉山壮丽的索玛花簇以及雅西高速工程双螺旋隧道奇迹景观尽收眼底。
索玛花对于彝族人来说,可谓是生命之花。
彝族的姑娘们呱呱落地时,常常起名为“索玛”,意味着像索玛花一样美丽。
而彝族的《彝族挽歌选?*入阴网》中这样唱道:冥世索命*,砸碎九口锅,铸造九张索命网,首先撒一张……随后撒一网,网住山腰索玛树一棵,索玛枝叶极茂盛,根茎粗又壮,拽动不摇晃,拔取根未动,呼也不肯应,推也不肯走,只落几片叶,死神莫奈何。
由此来看,索玛花不仅是美丽的,也是顽强的,就连死神都对它无可奈何。
溯源火把节普格县的日都迪萨是火把节的发源地
火把节是彝族最盛大的节日
于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
火把节起源于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又名“星回节”。
彝族人自古以来就崇拜火,对于他们来说,火可以驱除虫害,祈求光明……
“探寻火把节发祥地”是此次活动的主题之一,游客们来到日都迪萨,体验圣火的魅力。
在黑夜来临之前,先来点彝家特色烤羊、彝家小猪肉、彝家酸菜鸡、彝家荞粑粑、彝家烤土豆……
来自贵州、成都、重庆等地近名游客与当地群众一起享用这地道的彝族风味美食。
夜幕降临,游客代表与赛果洛村德高望重的老者共同前往彝族火把节发祥地日都迪萨取火点取来圣火。
圣火点燃了火把,在象征光明、象征团结、象征美好未来的火堆旁,怀揣美好憧憬的游客与村民一起跳起彝家欢快的达体舞。
火把节,是一场狂欢,也是一次次传承。
承载着村民的希冀,传达着朴素的生命观念和生活态度。
赛果洛村的全域旅游
贯彻落实中央精准扶贫、
精准脱贫的决策部署
依托民风民俗,以索玛花为媒
以火把节发祥地为资源平台
内引外联的发起了此次活动
本次活动由凉山州旅游发展委员会主办,西昌市旅游局、昭觉县旅游局、普格县旅游局以及四川西行起点自驾游俱乐部、西昌海外国际旅行社协办。
凉山州旅发委对口帮扶赛果洛村,在深入了解赛果洛村资源情况后,以与时俱进的全域旅游眼光开发赛果洛村的资源。
▲游客在购买当地的特产
依托传统民俗、民风,以索玛花为媒、以彝族火把节发祥地日都迪萨为资源平台,凉山州旅发委与成都市西行起点自驾游俱乐部共同举办了这次旅游+扶贫的节庆活动,带动当地贫困群众脱贫奔康。
▲游客在购买当地的特产
在这次活动的带动下,游客们购买了一些村民自己种植的土特产品,赛果洛村总收入达到10万元左右。
凉山州旅发委在总结此次活动的基础上,始终坚持特色产业发展之路,把日都迪萨作为一个精品景区进行包装策划,力争通过相关项目的支撑将日都迪萨打造成为3A级景区。
火把节的圣火就是从这里源起
篝火映照着村民们的希望
一起来日都迪萨
和索玛花相爱一场
往期精彩推荐
首部四川VR纪录片登场,是时候展现真正的技术了!
我们“请来”梅西,共赴天府之国的消夏party!
蜀地一隅——静愔愔,有鸣禽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