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教育,绝不仅仅是教孩子认识花草鸟兽,不止是“恐吓”他们再不保护环境就晚了,而是要通过带他们深刻的认识大自然这个系统,让他们对万事万物萌生热爱和敬畏。从而将保护环境的意识,从生活功利的层面提升到更高的哲学层面——不是从我的生活,而是从人类的生活,从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来认识环境。
作者:郭海岩(自然教育·研学实践基地/首席架构师)
01
3月30日,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突发森林火灾,山火迅速蔓延至泸山,19名扑火人员为之献出了鲜活的生命。年4月12日,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通报了“3·28”森林火灾的事发原因。
经查:此次森林火灾系犯罪嫌疑人田某某(男,11岁)于年3月28日14时,在木里县项脚乡项脚村瓦科组田某某家后山处用打火机点燃松针和木罗松烟熏洞内松鼠时不慎失火引发。
据了解,为了扑灭这次森林大火,四川省和地方*府投入了大量资源,仅4月4日一天就出动灭火人员多人。
至4月8日明火扑灭时,火场过火面积约公顷,昔日郁郁葱葱的山林全部化为灰烬,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损失。
02
如果说近年来,随着自然教育的蓬勃发展,城市儿童的自然缺失症逐渐被人们所重视,那么这件事情,就为农村孩子自然教育的缺乏敲响了警钟。
南方都市报近期发表的一篇文章表达了这样的担忧:
“我们说要保护环境、保护森林、保护野生动物,但对于村民来说,从小就以弓箭为玩具、打猎为游戏,现代的自然教育理念在那里却是一片空白。”
文章的作者认为,在过去,农村也有着比较“粗糙”的自然教育,就是简单的“恐吓”式宣传,比如“谁烧山谁坐牢”这样的标语。
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自然教育的理念也有了新变化,既要普法,也要普及知识、提高保护意识;更要让村民们意识到,保护森林就是保护自己赖以生存的家园。
“如果住在林区的人本身就是破坏生态资源的“主力”,如果绝大部分村民缺乏自然保护的基础知识,对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漠不关心,对社区和自然保护区的协调发展缺乏长远的因果认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那么类似的火险灾害今后还是有发生的风险。”
在文章的最后,作者呼吁“加强安全教育、自然教育是当务之急”,希望以此培养下一代自觉的参与到自然保护的行动中。
03
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自然教育?
带着孩子到野外散步,他们经常会提出这样的问题:这是益虫,还是害虫?
如果碰到的是“益虫”,它可能被观察一阵儿就被放过了;如果不幸是一只“害虫”,那么它很可能马上就惨遭*手。
但是,自然界真有所谓的“益虫”和“害虫”之分吗?这些难道不是自诩“万物的尺度”的人类,站在自私和功利的角度定义的吗?
英国作家毛姆曾说过:
人类完全弄错了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而且这个错误已根深蒂固,无法消除。就比如说六星瓢虫、七星瓢虫是益虫,十一星瓢虫、二十八星瓢虫是害虫一样。凭什么以对人类是否有利来断定角色呢。对地球而言,指不定哪个种族更像害虫呢。
的确,长久以来,人类深受这种愚蠢的、“根深蒂固”的环境教育的危害。
比如麻雀以谷物为食,每年会给农民带来巨大的农业损失,因此曾被“官方”认定为“四害”之一,新中国成立初就掀起过一股打麻雀运动。
可谁料到全国性的大肆捕杀麻雀,非但没有减少农民的损失,反而使农田当中的虫子几乎没有天敌,第二年的粮食严重歉收,发生了极为严重的饥荒问题,也给生态带来了很大灾难。
而提到苍蝇,也是人人避之唯恐不及。但苍蝇除了传播细菌病*,它们也是大自然的清道夫,至少帮助人类自然消耗掉1/的垃圾;
而且苍蝇也是很多植物的传播花粉小助手,比如世界最大的花大王花,以及巨魔芋、芒果等,它们专门散发苍蝇喜欢的气味,吸引苍蝇帮助自己传粉、繁衍后代。
在地球上,任何生命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无论是什么物种,都有它存在的意义。一个关键物种的灭绝可能破坏当地的食物链,造成生态系统的不稳定,并可能最终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崩解。
长期以来,人类的自大让地球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年7月18日,国际自然保育联盟将超过种动物、鱼类和植物列入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并警告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正造成物种以前所未有速度濒临灭绝。
人类的生活因此受到极大的影响,于是环境保护的呼声越来越大。然而,大部分人谈到环境保护,往往仍然是以人类的利益为前提:再不保护环境,我们人类的利益将继续受到重创。
我们需要反思的是,功利主义导致的环境破坏,用同样功利主义的环境教育治愈,有用吗?
04
如果只是从“我的生活”出发来保护环境,那可能也会从“我的生活”出发而破坏环境。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教育,而教育是被设计的。如果设计是急功近利的,那么受教育的人也是急功近利的。
所以,自然教育,绝不仅仅是教孩子认识花草鸟兽,不止是“恐吓”他们再不保护环境就晚了,而是要通过带他们深刻的认识大自然这个系统,让他们对万事万物萌生热爱和敬畏。
从而将保护环境的意识,从生活功利的层面提升到更高的哲学层面——不是从我的生活,而是从人类的生活,从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来认识环境。
就如日本著名的生态环境保护者田中庄三所说:
对河流之爱的核心,不在于河流本身,而在于人心。
统筹:海岩
编辑:于飞
视觉:冉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