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泽廷封面新闻记者宋潇
4月3日,雅叶高速收费路口,刚刚完成西昌森林火灾扑救任务的熊顺驰,在高速路口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见上了一面。
熊顺驰是甘孜森林消防支队乡城大队的消防员。这次,他和队伍从西昌完成任务归来,要前往甘孜州九龙县火场增援。
出发前,为了不让家人担心,他没有告诉任何的亲朋好友,但细心的父亲,却通过新闻,看到了队伍前往西昌灭火的消息。家人们很担心他的安危。于是,就在队伍转赴下一个火场的时候,在高速路口,他和家人们有了大概一分钟的见面时间。
西昌“火场”灭火9小时
从甘孜州乡城县到西昌市有近公里左右。3月31日,熊顺驰和队伍于当天上午出发,到达西昌市已经是第二天的凌晨5时。来不及休息,第一场任务就是扑打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后山火线,这条火线长约3公里,属于低强度地表火,现场的风势稳定。
熊顺驰摸着黑和队友们背着风力灭火机,拿着铁锹、二号工具等常规装备开展灭火,“灭火”战役持续9个多小时才结束。
下午14时,熊顺驰和队友们吃上了群众送上来的盒饭,饭菜很美味,吃着吃着不知道什么时候他睡着了,手中还有半盒饭没有吃完。休息的时候偶尔会有一阵风把火灰吹到饭菜里,又吹到熊顺驰的脸上,可依然叫不醒他,直到对讲机传来了“你们左上方有一处火线复燃了。”熊顺驰和队友被惊醒,又慌忙重新启动了水泵,他们扑打完复燃的明火后又将重新对火线巡回清理一次。
结束了白天的灭火任务,晚上甘孜森林消防支队被安排在西昌宁远学校住宿,早早地就有志愿者等候在宿舍楼门口。学生宿舍有热水和床,比起天被地铺要舒服很多,熊顺驰洗完澡给家里拨打了一通电话,他告诉了家人放心自己没事火很快就会灭的,但爸爸坚持要他完成任务后给家里回一通电话。
4月初的西昌夜晚已经有些燥热,风扇在屋顶摇晃着,风带着泸山上的烟火味,透过阳台吹进宿舍。深夜一声急促的哨音唤醒了沉睡中的熊顺驰,西昌电池厂后山火点在大风作用下形成了火线,翻过了高家山向北蔓延至泸山正面,威胁到听涛小镇和附近居民的安全,熊顺驰慌忙地整理好装备再次出发。
前往火场的路上,黑夜中的石头成为了绊脚石,熊顺驰背着水泵摔倒过许多次,重新爬起来的他依然很努力的前进着,只因火线再往下烧米就是居民区。
在这第二天的深夜里,西昌泸山天空的月亮星星,被浓烟遮住了样子,从天空俯瞰地面只有火焰和零星的火花。
实现“三无”后转赴下一个火场
不知不觉天已经亮了,甘孜森林消防支队负责的火线达到了“三无”,熊顺驰以为可以休息了,可等待的是整装出发的命令。
早上,熊顺驰随队伍又转移到了新的火场。他只知道这个火场的山坡并不陡峭,离马路边也就米的距离。接近火线,可他和队友依然感觉到很累,这里四周都是茂密的灌木丛林和半米高的杂草。扑打火线的过程中,火焰在一阵风的作用突然暴起,对讲机传来了撤离的命令,这次有惊无险的避险让熊顺驰感到了一阵后怕。火险过后,战斗还在继续。
下午3时,熊顺驰又一次等来了转场的命令,一处葡萄酒厂的后山火线在强风的助势下仍未扑灭,他也不再关心这是不是最后一处火场了。70度左右的山坡,熊顺驰爬近2公里,他已经不想抱怨累不累了。这将是最后的攻坚战。
车队到了雅叶高速收费站,熊顺驰大喊着:“队长!我看见了我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车停下了,下车的一瞬间熊顺驰连忙说道“我没事、我没事”,这一刹那奶奶和妈妈的眼泪已经出来了,他紧紧抱住妈妈,父亲站在一旁拍着熊顺驰的肩膀说道“没事就好”,爷爷也在一旁安慰着奶奶,眼泪还没止住,1分钟却已经到了。
当车队慢慢消失在高速路上,四人还在挥手道别。
(甘孜森林消防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