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西昌软硬兼备,让文明旅游蔚然成风 [复制链接]

1#

文明,是一座城市最直观的名片

文明旅游是一种新的风尚

更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今的西昌

文明旅游蔚然成风,绘就出最美风景


  西昌市历来高度重视文明旅游工作,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强化游客文明意识、提升游客文明旅游素质为目标,通过营造干净整洁的游览环境、完善各项旅游服务功能、提高景区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文明素养等方式,将文明旅游贯穿于行。


  有志者,事竟成。今年7月,西昌邛泸景区获首批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称号。

“硬”环境:坚实基础逐步奠定


  “硬件”文明是基础。


  邛海是西昌人民的母亲湖,为深入贯彻落实绿色文明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五年来,邛泸景区先后投入10亿元实施景区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和智慧系统建设等工作。


  ●投入余万元,打通梦里水乡至梦寻花海5公里亲水廊道,提升改造重点区域步行栈道及骑游道,完善景观绿化及夜景亮化,打造邛海湿地最美景观大道;


  ●投入余万元,稳步推进景区65座旅游厕所的新建、改建工作,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投入余万元,建设和完善景区智慧旅游平台,提高景区智慧化服务水平;


  ●投入余万元,拓宽泸山步道,安装完善防护措施,配置登山休息场所,保障游客安全;


  ……


  一项项数据化为景区内一处处实实在在的改变与提升,致力为广大市民游客提供一个舒心、放心、安心的旅游环境。


  “现在到湿地公园游玩,爱护环境的意识都提升了,大家互相监督,这么好的环境要珍惜,要让更多的游客看到!”


  如今,通过“精细”提升后的邛海西岸国家湿地公园尽显山清水秀底蕴,将旅游资源与地域文化相结合。高颜值的步道和亲水栈道,不仅串联起各个区域的美景,更串联出文明景区新画面。


  景区在聚焦基础设施,夯实城市文明“硬”基础的同时,也在全面提升游客文明素养上下了“硬功夫”。


  无论在邛海西岸国家湿地公园还是在梦寻花海湿地,景区内款式新颖的文明公益广告牌随处可见,这些公益广告设计时尚、图文并茂,人文关怀气息浓厚,成为一道靓丽的文明风景线。


  既能提升公共空间的颜值,又能指引市民提升文明素养。

“软”引导:文明风尚加速形成


  “软件”文明更显内涵。


  西昌作为旅游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旅游发展已进入“快车道”,正以打造国际生态田园历史文化名城为战略目标,全力迈进,在这过程中,文明风尚已加速形成。

何志茜摄


  “在景区的学雷锋志愿者服务站常备药品、轮椅、婴儿车等免费便民设施,在为游客提供咨询服务的同时进行文明引导。”魏庆玲既是景区讲解员,也是服务站的志愿者,在她眼中,文明之美,存在于每一个细节当中。


  目前,整个邛海湿地公园共设置有三处学雷锋志愿者服务站,折射出城市的温度与文明度。


  此外,西昌全面加强景区旅游服务从业人员的队伍建设,邛泸景区每年常态化开展文明服务、安全教育、职业道德等培训,累计培训人次。


  截至目前,景区常在志愿者55名,旅游讲解员10余名,持证上岗率和普通话达标率均为%。


  “西昌是我家,文明靠大家。我们一次小举动都是文明的一大步,今天特意和朋友一起来参加志愿者活动。”


  “每次志愿者活动都参加,因为这是很有意义的事。”


  “我想给自己的小孩做榜样,让他从小树立文明意识,做文明人,说文明话,办文明事。”


  通过开展“守护邛泸志愿者活动”,积极组织发动社会各界关心景区、爱护景区的志愿者及景区从业人员持续在景区开展文明劝导、爱护环境等活动,加强文明秩序引导。


  如今,累计制作并发放文明宣传资料00余份,积极营造文明旅游的浓厚氛围。


  西昌在“硬”基础和“软”环境建设上精准发力,使景区文明程度和市民游客的文明指数得到“双提升”。


  未来,西昌还将坚定文明旅游发展理念,着重在提升景区旅游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上下功夫,持续改善景区生态环境,不断完善景区公共服务设施,加大景区旅游服务供给水平,强化文明旅游宣传和引导。让游客在尽享西昌地域文化魅力的同时,感受到更加怡人的青山绿水。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