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前期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50406/4603885.html
年12月18日上午,成都局集团公司的复兴号CRJ动车组“绿巨人”,攀枝花南站——西昌西站动车试跑,成昆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新成昆铁路复线)的开通,西昌西至攀枝花南动车运行时间缩短到1.5小时左右。先进的技术,一体化的设计理念,为新型“绿巨人”复兴号动车组提供了强大的技术装备支撑,使之更为智能化、人性化,车厢整体更宽敞舒适,旅客乘坐舒适度大大提升。
跨越半个多世纪,历经50多年风雨的老成昆线与新成昆复线在祖国的大西南交会并行。
成昆铁路“奇迹”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在“南丝绸之路”这条只能骑马前行的艰险道路上,行走本身就非常困难,何况建一条铁路。可以说,在中国14万公里运营铁路中,没有一条能像成昆铁路这样充满奇迹。
成昆铁路是连接四川省与云南省的国铁Ⅰ级客货共线铁路;线路呈南北走向,全长公里,为中国西南地区的干线铁路之一,也是中国三横五纵干线铁路网的一纵。线路始建于年,北起四川成都,向南经过四川盆地、横断山脉、云贵高原,抵达云南昆明,穿越有“地质博物馆”之称,被外国人视作“铁路禁区”的复杂地貌,年7月1日,全线竣工运营,成为连接川滇两省的钢铁大动脉,西南地区的经济大动脉。被联合国誉为“象征20世纪人类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迹”之一。
成昆铁路被称为“铁路禁区”,足见其建设之千难万险。修建之初,外国专家就称不到十年,这条铁路就会被肆虐的自然环境变成一堆废铁,他们也没有说错,因为这里地质结构复杂,气候条件恶劣,时时会有的滑坡、冰雪、烈日,会将铁路折磨得体无完肤。无数铁路人从青丝到白首,默默守护这条铁路,“唤醒”了大凉山沉睡千年的村寨,让火车拉来了文明、送走了贫困。成昆铁路五十年不倒,靠的是成昆铁路的守护者,是他们的与天地抗衡,才成就了这个不可思议的神话。
成昆铁路沿线大都是一些边远和贫困落后地区,铁路的建成、通车、运营,为这里的人民打开了一道通往外界的大门,更有那一列和成昆铁路一起诞生的扶贫小慢车,成为彝海结盟的新时代解读。这里的火车是“小慢车”,是孩子们的放心“校车”,是百姓走亲串友的“公交车”,也是彝族同胞走出深山的“扶贫车”。让村民无论是大件货物、家禽家畜的运送更为方便,该趟车的运行时刻表和停靠站点,完全为村民出行、学生上学量身定制,让这趟通往梦想和幸福之路的小慢车更好地为村民服务。成昆铁路的“小慢车”晃晃悠悠,把一副团结和谐、安居乐业的美丽画卷在大凉山展开。今天,成昆铁路,不仅仅是一条铁路。可歌可泣的筑路奇迹,让当时在一穷二白条件下自力更生的中国人站了起来;坚守实干的守路故事,为大山深处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创造了条件;与时俱进的新线建设,正有力书写着西南山区交通运输的新篇章……
新成昆复线“简介”
50年前,成昆铁路历经诸多艰难建成通车,曾被誉为“20世纪人类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迹”之一。半个世纪过去,由于受当时技术条件限制,成昆铁路标准低、速度慢、运能小的劣势凸显,由于单线运行,客车仅能满足9对/日,货运约达万吨/年,加上地质灾害影响,沿线经常断道。为满足攀西地区客、货运输的需要,让成昆线面临的自然灾害风险得到根本改观,最大限度地挖掘既有线运输潜力,推进老旧铁路升级改造,0年,成昆铁路全线电气化完工,运能大为提高,但仍然不能满足西南地区客货运输的需要。
7年,国家启动了时速公里的成昆线扩能改造工程(新成昆复线)。新成昆复线是西部大开发“十三五”规划的重点工程,也是“一带一路”连接南亚东南亚国际贸易口岸的重要通道。成昆铁路复线在既有成昆铁路基础上新建,新线建设与既有线改造同步实施,施工期间称为成昆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北起四川省成都市,南至云南省昆明市,属于快速铁路。全线分为成都至峨眉段、峨眉至米易段、米易至攀枝花段、永仁至广通段、广通至昆明段,采取分段施工的方式进行改造。
复线线路全长公里,采用大半径曲线、长隧、高桥等设计方案,使得成昆铁路复线能安全穿越,并且线路总里程缩短了约公里。竣工后主要承担客运功能,兼顾货运功能,老成昆铁路将主要承担货运功能和短途客运功能。全线建成通车后,旅客列车从昆明至成都的运行时间将从20小时压缩到7小时左右,将极大方便沿线人员出行,促进西南地区社会、*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交融。
新成昆复线凉山州冕米段开通“倒计时”之一动态验收
新成昆复线冕宁至米易段,地处素有“地质博物馆”之称的攀西地区,是成昆复线修建难度最大且里程最长的一段,冕米段全线共有桥梁95座、隧道25座,桥隧比达到63%,施工难度大,项目工期长。
年12月9日,新成昆铁路复线凉山州冕宁至米易段动态验收。成昆铁路公司*委书记、总经理鲜国,凉山州发改委副主任陈星,州铁建办工作人员及西昌市铁建办负责同志14人添乘动车试运行检测。试运行动车组,最高时速达km/h,1小时4分钟完成冕宁至米易段近公里线路试车。
列车沿线,风景优美,既可观江水气势磅礴,又可赏安宁河平原田园静好,重重天险间,铁路桥隧相连,列车在一个又一个隧道中穿行,仿佛时光交错,更为这段旅程增添了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之二风机吊拆
成昆复线冕米段在凉山州境内,贯穿安宁河谷,穿越西昌、德昌两个风电场,该河谷地带、地势平坦,拥有良好的风资源,单台2.5兆瓦风机日均发电量在6兆瓦左右,有着良好的经济效益,但因距铁路线较近,涉及铁路运营安全,有12座风力发电机组,需要进行保护性拆除。
德昌、西昌两县市服从大局,按照既定方案,精心准备,管理人员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因素,半个月内完成了征地协调、道路改扩建施工以及施工人员、设备进场和施工准备工作。年11月15日,随着德昌*家坝风电场风机叶轮平稳落地,标志着德昌风电场风力发电机组拆除项目正式进入了机组拆除施工阶段,在风机拆除施工领域实现了零的突破,也为下一步进入风机拆除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之三接触线“落锚”
接触线是铁路电气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机车通过车顶的受电弓与接触线连接获取电能,驱动电机运转。冕米段接触线共计.条公里,自年6月25日开始架设。由于成昆铁路地势复杂,列车运行对接触网接触线架设的精度要求高,建设过程采用了恒张力放线车进行架设,对腕臂及吊弦进行工厂化预配,全面保证全线接触线的架设质量。年11月13日凌晨6时许,随着最后一个锚段接触线落锚完成,成昆复线冕米段正线接触网架设全部完成。
之四建设“推进”
为确保年底新成昆复线冕米段顺利开通,四川省委、省*府,国铁集团高度重视,省发展改革委、省铁路和机场办更是多次赴我州现场调研,对线路建设情况,现场解决问题。州委州*府高度
年10月19日,凉山州发改委陈星副主任带领州铁建办负责人白浪、沙马木甲等同志,专程赴成昆铁路公司协调开通前保障工作。成昆铁路公司*委书记、总经理鲜国,省发改委铁机办建管处副处长向睿等相关负责同志围绕成昆铁路扩能工程开通前,段内影响铁路安全运营风电机组拆除、站房建设、安全评估等重点、难点问题,聚焦重点,落实解决,确保成昆铁路扩能工程年底开通冕米段。
当前,成昆铁路扩能工程冕米段参建单位人大会战,为冕米段年底开提供通强有力的保障。
之五西昌西站
西昌西站是成昆铁路复线峨米段上最大客运站,为三层框架结构高架站,主体站房建筑面积平方米,车站距离G5京昆高速公路(西昌站)出口约10公里,距西昌青山机场约23公里,是凉山彝族自治州重要的窗口工程。
国庆节期间,西昌西站项目建设按下的不是“暂停键”,而是“快进键”。为了抢进度、赶工期,建设者们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24小时轮番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昼夜兼程、交叉施工。成昆铁路复线西昌西站施工现场,塔吊林立、焊花闪烁、机器轰鸣、车辆往来,一派繁忙的施工景象。
之六冕宁站改
成昆复线新建冕宁站,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泸沽镇,为线下式站房,地质条件复杂,建筑高度17.1米,建筑面积.65平方米,生产生活房屋总面积为平方米,按照最高聚集人数人设计,重难点工程多。一直以来,上千名建设者抢晴天、战雨天、斗夜间,24小时不间断连续作战。机械来回穿梭、人头攒动、焊花飞溅,轨道铺设、边坡绿化、站房屹立、站台粉刷……
年8月31日晚19时,余名建设者有序进入施工现场,冕宁站站改、信号倒替工作全面展开,接续完成道岔拨接、信号楼新电路、新设备连接、轨道电路和电动转撤机调试,同步完成接触网、电力、通信、牵引变电所及THDS通道倒接、网管中心等配合调试。经过建设者分钟的努力,施工圆满结束。9月1日凌晨0点24分,随着次列车通过冕宁站,标志着成昆铁路复线峨眉至米易段键节点——冕宁站场改造完成,新场及相关设备开通投用,实现了新老成昆铁路的互通。
之七特大桥合龙
孙水河双线特大桥,是冕宁县境内最后一座合龙的双线特大桥,位于两座山谷间,周边环境复杂,是该段的咽喉要道,该桥4号桥墩与5号桥墩在孙水河中竖立,每个桥墩要打12根54米长的桩基、31米高的墩身,面对河水急、墩高、供电不足等诸多情况,建设者集思广益,解决汛期搭设栈桥平台、冬季钢板桩水下封底等实际问题,有效解决连续梁在河上方施工的困难。
年5月23日凌晨5点10分,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平稳运送至梁面,当天完成施工的连续梁全长.2米,梁高4.6米,横跨孙水河,成昆复线孙水河双线特大桥连续梁中跨完成浇筑合龙。
茨达河特双线特大桥位于德昌县境内,全桥长约米,桥梁高度最高76米,共需架设13孔梁,每孔梁长64米、重达2余吨,由15个节段组成。其64米跨径是目前国内铁路跨度最大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在接近30层楼高的高空,采用自重0多吨的架桥机完成2余吨重箱梁施工,其难度为国内罕见。
年5月21日11时38分,随着最后一片梁段缓缓落下,茨达河特双线特大桥实现全桥合龙。这是成昆复线冕宁至米易段最后一孔拼装箱梁,意味着冕米段拼装箱梁完成架设。
之八德昌隧道贯通
冕米段德昌隧道地处有地质博物馆之称的攀西地区,全长1.万米,最大埋深约米,为双线隧道,先后穿越攀西地区所特有的昔格达半成岩区、断层破碎带、含水区等不良地质带,最大涌水量每天达到1万方左右,洞内平均作业温度达到36℃,工程地质条件恶劣,是全线重难点、高风险工程。对施工技术挑战极高,也是成昆铁路复线峨米段的控制性工程之一。建设者们成立专家小组,优化施工方案,全隧设2个斜井和1个平导共7个作业面,引进超前地质钻机、孔内成像仪、自动抽排水系统、长大自行式液压栈桥等成套工装设备解决通风、排水、岩爆等问题,多措并举确保隧道施工的正常推进。
年5月21日8时18分,随着德昌隧道现场最后一次爆破顺利完成,隧道两端的施工工人在隧道内会师。成昆铁路复线德昌隧道顺利贯通,标志着冕宁至米易段全线25座隧道全部贯通。
之九冕山桥转体跨越
冕山双线特大桥全长.9米,全桥共个墩台,平均墩高28米,是成昆复线重难点控制性工程。此次转体连续梁为13号和14号桥墩,全长.3米,桥宽12.2米,重约1万吨,通过双幅同步逆时针转体,历时分钟平转40度后,与主桥精准对接。为减少施工对现有运营线的干扰,技术人员经过多次试验,采用双梁40度同时转体施工工艺。
年5月11日23时50分,成昆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冕山双线特大桥的万吨连续梁通过转体跨越既有线,实现全桥合龙。
之十成昆精神
当年无数大凉山老百姓从未见过火车、一辈子被高山峡谷“画地为牢”。成昆铁路被称为铁路禁区,所经区域均为穷山恶水、高原高寒,为跨越地质地形障碍,成昆线架设桥梁座,开凿隧道座,桥隧长度占线路总长四成多。当年,修建铁路的技术条件有限、设备设施落后、机械数量少,基本靠人力,修建难度极其之大,建设者们创造了装炸药吨一次爆破成功的壮举,建成迄今为止我国跨度最大的“一线天”铁路石拱桥,以血肉之躯打通两座米以上隧道。
代表当时我国铁路建设最高水平的成昆铁路,18项技术和工程创中国之最,13项创世界之最,联合国誉为“象征20世纪人类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迹”之一。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成昆铁路全线约公里,约36万*民参建,0多铁道兵在筑路时留下英*,铁路修建时期的故事,可谓是惊天地泣*神,崇山峻岭、深涧密布,头上青天一线,脚下万丈深渊,在这里,成昆铁路每前进一公里,就有两名建设者长眠在铁道旁。埋骨英雄的23座烈士陵园,至今仍静静地守护在铁路两旁。
他们让高山低头、河水让路,用生命和鲜血铸就成昆精神,用生命和意志在“筑路禁区”建造了一座世界铁路丰碑。他们的牺牲与付出,缔造了让世界为之惊叹的工程奇迹,彻底改变了无数人的生活,让我们向成昆铁路的建设者们致敬!
“走平原,跨高山,蜿蜒的铁路传来声声呼唤;穿溪谷,越峰峦,历史的丰碑铭刻血色浪漫……”一首《情满成昆》展现了成昆铁路跨越半个世纪的风雨征程,热情讴歌了“坚守实干、创新争先”成昆精神,极大增强了祖国西南各民族人民“同饮一江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条铁路,穿越历史和未来;一种精神,它铭记忠诚,承载信仰,延续希望。
看今朝之“最美天路”---新成昆复线,为西部地区与其他城市搭起一座桥梁,加强其他城市与西部地区的联系,推动文化交流和社会发展。
因为成昆复线的建设,有一群人从祖国的四面八方聚集在一起,有一大批“90后”青年*员在正掘进在小相岭隧道深处,新一代铁路建设者,以日月为伴、星辰为友,发扬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新成昆精神,为新成昆线建设奉献青春,生动诠释了什么是成昆精神。从普速到高铁,更让我们感受到传承的力量,感受到成昆精神在过去是、现在是、将来都是我们最宝贵精神财富。(作者:鲜国陈星白浪沙马木甲李龑王日达罗青青马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