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四川商业航天产业现状以卫星部件制造和部分 [复制链接]

1#

「本文来源:四川日报」

□川观智库首席研究员熊筱伟作为航空航天产业大省,四川商业航天产业发展情况如何?
  为此川观智库采访到成都唯一以航天产业为主导的产业功能区——成都空天产业功能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请他分享了该区对四川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现状的资料搜集和部分分析成果。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基础良好
  整体而言,该负责人介绍四川商业航天产业以“通、导、遥”卫星相关部件制造、“导、遥”卫星相关应用为主,同时涉及少量运载火箭研制——这里的“通、导、遥”,分别指代卫星通信、导航和遥感三大领域。
  就卫星导航而言,全省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基础良好,发展潜力较大。四川是我国五大卫星导航产业发展聚集区之一,成都拥有全国5个北斗产业特色园区之一,同时成都、绵阳分别是全国首批实施北斗综合示范应用的10个重点城市之一。此外,四川有国内领先的北斗教学科研实力。电子科大、四川大学、中国电科10所、29所、30所等单位在卫星应用方面教学和科研实力雄厚。四川还建有全国规模最大、覆盖区域最广、技术领先的省级北斗地基增强系统。
  从事北斗方面的川企包括振芯科技、九洲集团、天奥电子、华力创通、盟升电子等,相关航天外测、北斗授时,卫星载荷、星间链路,密码算法等产品全国领先。根据公开信息,去年全省北斗产业规模达到了约亿元。
  就卫星遥感而言,该负责人介绍成都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龙头企业,但本地航空、加工制造、电子信息产业等相关配套较为齐全,具备遥感卫星产业的发展土壤,且有国星宇航等川企在从事相关工作。根据公开信息,力争到年全省卫星遥感产业规模达到亿元。
  就卫星通信而言,成都有盟升电子、中国电科10所、29所等单位在从事相关工作;针对运载火箭,成都有星河动力等企业。根据公开报道,星河动力新一代商业运载火箭创新研发生产基地项目就落地成都。公司实施的首次发射任务,实现了中国民营商业火箭首次进入公里太阳同步轨道的突破。发展商业航天四川至少有4个比较优势
  发展商业航天,四川到底有什么优势?根据相关资讯,比较优势至少包括以下4个方面:具有较为完整的空天产业链;人才资源相对丰富,大量来自北航、哈工大等高校院所的高端人才驻留四川,电子科大、四川大学、西南交大等高校也能提供持续的人才输出;成都距离发射场地相对较近,从成都到西昌发射场直线距离仅多公里;同时全省在应急通信、森林防火监控和地质灾害健康等方面具有广阔的潜在需求。
  但上述负责人也提到,目前省内缺乏商业航天支持政策,尤其是针对研发补贴等关键环节,和沿海省市相比还有差距。
  根据成都市去年发布的《全面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该市将梳理分析航空航天等重点领域的产业链、技术链、创新链薄弱缺环节,实施补链强链专项行动计划,着力构建资源要素齐备、创新链条通畅、企业协作共生的生态系统。针对产业生态圈的薄弱缺环节,重点对相关领域建设的功能性综合服务平台、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相关行业实施的产业集群协同创新项目,相关企业开展的“硬核科技”产品研发、“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给予资金支持。
  招商引资方面,公开信息显示截至去年,成都空天产业功能区已签约引进产业项目13个,总投资.13亿元,其中计划投资亿元项目1个,10-30亿元项目3个,包括航天科技七院、星空年代等知名企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