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4月27日上午第一、二节课,生物组全体成员在学校录播教室开展教研活动,谢兵副校长和历史组鲁秀莲老师也参与了教研,活动由教研组长邹志刚主持。活动流程三个,第一,高三备课组巫有霞老师上公开课,内容为二轮复习《神经调节》;第二项:评课及研讨二轮复习方案;第三项:邹志刚老师安排校本课程开发建设的相关事宜。巫老师的二轮复习课是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呈现,通过“学生自主梳理教材基础知识→组内讨论解决问题→组间提问并互助解决问题→教师总结点评”的流程开展。在评课环节,巫有霞的指导老师肖易鲜对该堂课中采取的教学方式表示肯定,同时也指出了不足,比如教学活动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呈现,但学生讨论后的成果展示不足;对各小组的评分并未进行总结,激励效果不明显;内容较多,时间把控不是很到位。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在小组合作学习课的设计上一定要注意时间的分配和学生情况的预判,留足时间;学生回答问题后,尽可能的让学生来进行点评,教师只是适当总结。高三备课组长宋汶谨老师和邹志刚组长也分别对这堂课进行了点评,并对后期复习进行了安排。另外,高一和高二备课组的老师们对新课、一轮复习课、二轮复习课的课堂教学设计展开了交流。接着,生物组教研组长邹志刚详细介绍了西昌一中校本课程开发建设的相关内容。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为了达到教育目的或解决学校的教育问题,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以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教育人员与校外团体或个人合作开展的课程开发活动。并从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课程模式、课程操作环节及具体的案例进行了讲解。最后对高二备课组已经开发的校本课程“青春酵醒”的后续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即将建设的新的校本课程提出了相应的思路和规划。最后,分管教学的副校长肖易鲜,从学校层面提出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在开发建设过程中要紧扣学校“三塑”、“三成”的成功者教育理念,结合自身学科特点,从“塑形”、“塑智”、“塑*”的角度挖掘出可以开发校本特色课程的资源。总编:崔太宗主编:周强谢兵肖易鲜许光平文稿:邹志刚审核:杨国编辑:王思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