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市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金融扶贫之农行样本从输血到造血产业链扶贫
TUhjnbcbe - 2025/4/10 3:45:00
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哪个好 http://www.znlvye.com/

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随着今年11月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摘帽成功,中国的乡村振兴也进入到崭新的历史时期。

“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也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在推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通过产业链扶贫建设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产业链扶贫既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也能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注入新的动能。

“扶贫绝不是送点钱、送点物就完了,最根本、最持久的还是要把产业扶起来,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把钱赚了。”10月15日,第七个国家扶贫日前夕,中国农业银行举行金融服务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主题发布会,农行派驻四川凉山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组组长闵云忠的在会议上发言表示。

今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产业帮扶早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但如何引产业、扶产业、壮产业,仍是一个重大课题。

四川大凉山是中国脱贫攻坚征程中的贫中之贫、难中之难,四川省尚未脱贫摘帽的7个县全在凉山州。从去年5月入驻至今,农行浙江分行东西部扶贫协作凉山工作组和“双百”干部将心血和汗水挥洒在此,把智慧和激情播种在此。

深秋时节,循着闵云忠的讲述,笔者专门前往大凉山这片脱贫攻坚“最难啃硬骨头”的土地,探寻大凉山深处的“农行力量”。

浙江分行派出“双百”挂职干部到凉山州,他们发挥自身专长,不但帮助所在行创新金融服务,还联村联户开展扶贫挂点,为脱贫攻坚注入动力、做出贡献。资料图。

中端织网,为核桃产业“造血”

闵云忠不仅要牵线,还得帮忙张罗打点落地的逐项事宜,这让浙商张建国很感动。

从事油脂行业半辈子的张建国过去一直在老家浙江衢州做榨菜籽油,年产值两个多亿。他为何要从浙江千里迢迢迁徙到蜀地?

故事还要从去年5月讲起,农行董事长周慕冰在凉山州考察时发现,核桃是凉山州的第一大产业,近万亩的种植面积,丰产期产量达50万吨,几乎家家都有种。可由于地处偏僻,加上缺乏加工,当地吃核桃以鲜食为主,经常丰产不丰收,就连掉地上都没人捡。

周慕冰将帮助凉山州农民解决核桃销路问题的任务交给了浙江分行。

接到任务的闵云忠连夜向浙江省分行行长冯建龙作了汇报,按照省分行的部署,闵云忠首先带队到州、县林草局、乡镇、核桃产业协会等相关部门调研,走村入户搞调研,随处可见发黑发霉的核桃小山。

调研之后,闵云忠的计划是引进核桃加工企业,打造一条种植、加工、销售的产业链。

一个星期后,农行浙江分行专门组织11家浙商企业赴凉山实地考察,其中就有张建国。他是浙江国丰油脂有限公司董事长,公司具备核桃加工生产能力。张建国这些年一直试图转型,消费升级背景下品质化是大势所趋,核桃榨油是一片新蓝海。

看到了商机的张建国6赴大凉山考察,闵云忠都全程陪同。

但是,张建国与凉山的“婚姻”也并非一帆风顺,今年8月,由于东西部的文化差异让项目推进过程出现停滞,首次跨省创业的张建国有些动摇,甚至一度想退出。但在闵云忠的帮助下,在企业注册、选址用地、订购设备、建设厂房等过程中,扶贫工作组参与陪同,当地领导现场办公。阻点逐个被破除,一个月后,项目终于顺利完成了所有手续。

农行凉山分行的司机至今记得,有一次闵云忠为了项目,一天内就在西昌和成都之间跑了一个来回。投入那么多钱,何时回本?销路在哪?闵云忠总耐心地给张建国打开心结。

去年9月,张建国和当地政府正式签订总投资5亿元的核桃油加工合作协议。今年11月,项目正式开工建设。整个项目全部投产后,预计可年产核桃油2万吨,年消耗干核桃20万吨以上,年销售收入将达20亿元。听说核桃有了销路,在家门口能挣到钱,当地不少老百姓再也不愁了。

产业扶贫路线上,政、银、企各有明确的分工:政府负责农民的组织化,今后,去皮、清洗、剥壳、烘干等中间加工环节交由各地完成;农行通过推出“核桃扶贫贷”,为这些主体提供金融支持;张建国则负责定标准、下订单、搞加工、走市场。

“我们一直在倡导从输血到造血,转变的关键在建机制,怎么去赋予造血功能,又如何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串联起来?未来,张建国的国丰榨油项目,以及这些产业链中端将织成一张网,真正让血液活起来。”闵云忠说。

由浙江农行引入的浙商企业正对凉山洲的茭白进行收购。资料图

农行“红娘”牵线浙江特产齐入凉山

核桃是本土产业,被誉为“美人腿”的茭白则是近年在凉山的“舶来品”,也是在农行浙江分行的牵线搭桥下引自江浙地区,生产出来的茭白也销往浙江的千家万户。

“往年这时候进村,全是烟气腾腾,各家各户都在烤烟。最多一年,村里种下了多亩烟叶。”凉山州会理县小黑箐镇白沙村村党总支书记蔡贵山当了13年村干部,一边说一边比划着,“你看那瘌痢山头,就是过度砍伐留下的,3吨柴火只能烤一亩烟叶。”

现在,白沙村已经成为当地种植茭白面积最大的村,拥有占地立方米的茭白冷库和农产品加工场所,茭白主题公园正在施工建设。

曾在农行凉山分行担任行长的农行退休干部阿卓哈布在彝族威望很高,他是彝族的土司,在当地颇有威望。

他发动凉山州能种植茭白的县种茭白脱贫。阿卓哈布说:“凉山的茭白拔出来洗一洗就可以吃,味道是甜的,而且上市时间比浙江的茭白要早,刚好打了一个时间差。”

由于病虫防害技术落后,年茭白种植区大面积爆发锈病,极大影响了质量和产量。此外,茭白销路不畅也令人头疼。很多种植户欲哭无泪!

闵云忠老家在浙江德清,正好是有名的“茭白之乡”,他立即联系当地一家茭白收购企业浙江朝华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公司老板姚军华翌日便赶到,考察一圈后,当场承诺包销,并且投资创建“医院”,提供用肥、用药等一揽子技术支撑。

去年7月,朝华生态农业公司就帮助销售茭白多吨,为当地种植户带来收入近万元。其中通过农行兑付资金近万元,涉及贫困户茭农余户,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余人,带动就业万余人次。

为优化茭白种植技术,扶贫工作组还联系浙江茭白种植专家到凉山做讲座。在扶贫工作组牵线下,浙江朝华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在会理县鹿厂镇建立了一家“医院”,为农户提供种植、病虫害防治、销售一条龙服务,不仅提升了茭白产量和品质,效益还提升了50%。

笔者在挂牌已有一年的“医院”看到,针对茭白各类病虫害的药剂分门别类摆上货架,一旁还堆有茭白的专用肥。据悉,这是全县首家茭白“医院”,今年服务面积就达到了多亩,今后有望超过2万亩。

“医院”工作人员张洛熙说,“散户遇到种植难题只要发照片到

1
查看完整版本: 金融扶贫之农行样本从输血到造血产业链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