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中国网
扎根山沟,矢志航天,奋斗航天强国的伟大征程上,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书写着无尽的精彩和奇迹。当看完火箭腾飞的舞台大秀,掀开幕布你会看到一个个可爱的脸庞,他们隐姓埋名工作在没有名字的地方,忙着、苦着、笑着,无怨无悔坚守着。
执行任务
芳菲四月,春暖风揉,川西凉山一片生机勃勃的新绿景象。不负此番美景,大山深处的航天人正以紧张备战姿态,为国再添新星。
年04月15日,群山颤动,大地轰鸣,巍巍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拔地而起,直刺苍穹。“器件分离”“太阳能帆板展开”,好消息从北京飞控中心传来,人群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此次航天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确保通信畅通无阻事关任务成败。此次任务中,笔者来到距发射场70公里外某处山头——中心通信某分站,该站承担本次卫星发射任务卫星图像及音频、话音指挥、应急通信等通信保障任务。
漫步机房外,只听声声洪亮清澈的口令传来:“发现目标”“跟踪正常”……
走进机房,设备运转声阵阵,岗位上的航天人,神情紧张,专注地捕捉调度员的每一个声音。
卫星通信岗位上,技师申安生正守在设备旁,时时了解各方向通信链路的状态。为了确保任务指挥以及卫星音频和图像,一秒不断顺利传输,他一刻不敢松懈,随时做好应对突发情况准备。在岗工作17年,他先后完成余次航天发射通信保障任务。
“每发任务都意义重大,必须状态满满,戒骄戒躁!”接受采访时申安生告诉笔者,岗位几周前就着手各项准备工作。常规化开展设备机线整修,性能指标检测统计和链路开通测试等工作。同时,持续巩固新上岗人员培养,坚实每日一课讲解,全天在岗操作模拟,确保人、装、线一体,零隐患、零遗漏保障任务成功万无一失。
设备检测
电源机房内,17年工龄的技师杨光来也异常忙碌。他所在的电源岗位被称为通信“心脏”,保证市电正常供应的同时,准时开启油机加入保障是他的主要任务。
单位领导介绍,此次任务不仅在周末,而且任务期内还有过路星的通信保障业务。连日来,杨光来可谓忙得不可开交,复杂繁琐的线路排查、隐患修复、油机运行维护等工作,是任务前和任务后必须开展的,同时他还担负单位各类电器的维修更换和吃水用水的保障,被同事们形象誉为操尽心、跑断腿的“大管家”。
据了解,除了卫星通信和电源,该站每次任务还要外派巡线和应急通信两个小组,前者需要沿着通信线路反复行走巡查,以保证任务中无断连受损;后者依靠固定和车载无线设备,组成无线应急局域网,是通信系统最后的保底保通手段。
新闻上,常见光彩夺目的一线指挥员,但走进卫星发射的幕后,我们可以看到更多以平凡姿态做着平凡却又关键工作的航天人,他们中大部分人,甚至没有亲眼见过火箭发射的壮观景象,却年复一年如螺丝钉般,卯在各自岗位坚守使命。
杨光来、申安生、谭志伟……一连串的名字,对应的是一双双满是热爱和斗志的目光,他们质朴与平实令人尊敬,他们的梦想与祖国发展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