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市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党史里的西昌航天澳星保卫战,血与火的赞歌
TUhjnbcbe - 2025/5/3 18:32:00

「本文来源:中国网」

年8月14日,29年前的今天,伴随着一阵撼天动地的巨响,长征二号E捆绑式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托举着“澳赛特B1”卫星一飞冲天,现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是的,这场胜利来之不易。

时光回溯,同年3月22日,在下达“点火”口令后,火箭并未起飞,该中心科技人员奋勇“逆行”,开始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澳星保卫战。

“紧急关机!”当时,火箭的6台发动机以近摄氏度的高温喷射着火焰,整个发射场被棕黄色的烟雾所笼罩,随时都有爆炸的危险。

千钧一发、十万火急!火箭已经摆脱了发射塔架的固定,完全靠发射台的四个支点支撑着多吨的箭体。由于出现故障,推力不均匀,火箭已错位近10公分,如不及时固定支撑箭体的四个防风拉杆,随时都有倾倒的可能,一旦倒下,发射场将成为一片火海。

生与死的考验摆在人们面前,谁去排除险情?霎时,发射场的人们沸腾了,党员、科技工作者积极请战,场面感人至深。

关键时刻,发射测试站地面设备系统指挥员丁贤俊带着抢险队员冲到发射架下,由于发射台周围气浪太大,烟雾很重,根本无法靠近,大家就臂挽着臂,你靠着我,我推着你,强行扑进气浪之中。发射台操作手王招华负责固定火箭,经灼烤过的发射台让他的鞋底“吱吱”作响。

火箭被固定住了,但是火箭电源插头还没有拔掉,电爆管和引爆器等火工品也没有取出来。此时,若因某种原因产生静电,或者外界偶然出现干扰信号,火箭随时有可能发生爆炸。因此拔掉火箭上的电池插头,把电爆管取出来,是确保火箭、卫星安全的又一个关键环节。

可是要在这时候拔掉火箭上的电池插头,取出电爆管,很不容易。这些火工品都是在火箭体内,人只有从40厘米见方的舱口爬进去。过程中,抢险队员们来不及搭工作梯,就一个个踩着肩膀向上爬;没有顾上戴防毒面具,就用衣衫和手巾堵住嘴;没有照明灯,就在黑暗中靠平时的经验摸索着干。

毒气、烈火、火工品爆炸,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战斗。这场战斗,比枪林弹雨的战场更残酷,比抢险救灾更艰难。但西昌航天人就是在这样残酷、艰难的战斗中,用智慧、用鲜血、用生命保住了澳星、保住了火箭、保住了发射场,创造了世界航天史上的奇迹!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人民的心一样牵着发射场。

那一天,该中心陆续收到全国各地发来的电报,其中绝大多数包含着鼓励、鞭策、理解之情,表达了对中国航天事业的极大

1
查看完整版本: 党史里的西昌航天澳星保卫战,血与火的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