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组建以来,从几年发射一次任务到如今一年发射量达到近二十次的能力跃升。近年来,随着核心能力的逐步提升,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发射任务越来越重,连续多年发射量位居中国航天发射榜榜首,创造出一个个航天奇迹,而取得的这些成就都离不开大批的青年航天人。他们大多毕业于、这样的一流大学,在最美好的青春时候放弃北上广深大城市的工作,怀揣筑梦太空的伟大理想,来到祖国西南边陲,成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一名默默无闻的航天人。他们心怀航天梦,不畏艰险,不懈奋斗,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打拼,推动着航天事业的向前发展,在新时代新天地中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希望。对于青年一代来说,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苦练本领,创先争优,努力成为航天骨干、青年先锋;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扎根山沟、矢志航天;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经得起各种考验,走得稳、走得远。郭立闻是一名90后小伙,怀着对航天事业的一腔热血,一毕业就来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投入了伟大的航天事业中。他先后参与了各项重大发射任务,在长征五号首飞时发现并排除测量系统某天线大功率电流异常、高速摄像机工作电流增大等二十余个质量问题,为任务发射圆满成功作出了突出贡献。他积极承担火箭试验鉴定、火箭出厂测试工作,负责火箭发射场试验实施方案拟定,指导相关岗位文书编写工作。他心怀建设世界一流航天发射场的伟大梦想,不畏艰险,不懈奋斗,一次次向困难发起挑战,从“初生牛犊”一步步历练成“老专家”,以个人成长和创新,推动着航天事业的向前发展。
攻坚克难保成功,勇挑重担立潮头。新时代,在航天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进程中,总能看见青春的足迹和青春的奉献。面对航天事业发展的关键时刻,能否勇挑重担、攻坚克难,是航天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近年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专门为青年人制定了专项训练计划,并配有专门的帮带,在岗位之间进行轮训,在高密度的航天发射任务中淬火成钢,挑大梁、当主角。
孙乐园是一名来自重庆的小伙子。一毕业就主动要求到任务一线学习锻炼,为尽快适应岗位需求,他系统学习了测发相关教材,并很快了解了运载火箭飞行控制系统原理及特点、箭上重要单机作用及功能实现原理、地面测发控制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等知识,逐步掌握了火箭测试发射各个阶段工作流程和相关事项,为担当控制系统工程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团队在他的带领下,编写了加注发射阶段某油库房调温、某油加注诸元计算程序等,有效提高了加注系统精细化水平,为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奠定了基础。
青年人才辈出,青春绽放光彩。时代不同,青春一脉相承。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历来高度重视青年,将青年航天人培养作为一项战略性工作来抓,为青年施展才华创造条件、提供舞台。对于新入职的青年干部,通过以老带新、岗位锻炼、科研淬炼相结合的方式,助力他们迅速打开工作局面。比学赶超氛围浓重,涌现出大批青年人才,取得了多项科研学术成果。“逐梦太空,报效祖国,我们所有的努力,都只是为了在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站出来、顶上去,为祖国的航天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航天人王迪坚定地说。
实现航天梦是一场接力赛,当代航天人在实现航天梦的路上奋勇争先。只有当青春同航天事业高度契合时,青春的光谱才会更加广阔,青春的呢能量才能充分迸发,青春的能量才能充分迸发。在逐梦航天的路上,我们将赓续航天血脉,用火热的青春诠释生命的意义,彰显新时代航天人的使命担当,让青春的光彩照亮无垠的太空。
(刘小蔓蒲元黄文强)
来源:国防时报
编辑:十二
编审:邓小兵
国防时报新闻中心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