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导读:持续十多年的“北斗概念股”将进入新方向。而在被认为是中国航天大年的年,北斗卫星系统的顺利收官只是其中一环,除此之外,探月三期的收官,发射火星探测器以及开建中国空间站等重大事项,都非常值得期待。
来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ID:jjbd21)
记者丨曹恩惠白杨骆轶琪
编辑丨徐旭黎雨桐
部分内容来自央视新闻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宣布: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次飞行。
6月23日上午9时43分许,搭载北斗卫星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
——北斗收官之星正奔向苍穹。
00:19北斗是啥?发展规划是?
北斗,是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简称,是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国之重器,是国家空间基础设施。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告诉记者,该系统可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
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开始探索适合国情的卫星导航系统发展道路,形成了“三步走”发展战略:
年年底,建成北斗一号系统,向中国提供服务;
年年底,建成北斗二号系统,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
年,建成北斗三号系统,向全球提供服务。
今天发射的收官之星,有何不同?
北斗三号全球系统空间段由MEO卫星(地球中圆轨道卫星)、IGSO卫星(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GEO卫星(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三种不同轨道的卫星组成。
包括24颗MEO卫星,3颗IGSO卫星和3颗GEO卫星,共计30颗。
今天发射的收官之星,是一颗GEO卫星。所谓GEO卫星,就是指这颗卫星与地球自转保持一样的速度,与地球是相对静止的。
卫星在轨工作寿命12年。
这是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第3颗GEO卫星,GEO系列卫星虽然数量不多,但是作用关键,作为一颗驻守在高轨天疆的“大块头”,它们肩负显著增强北斗三号整体技术指标的职责,还携带了很多利器,为中国北斗在轨运行和应用之路开疆拓土。
虽然这颗卫星自身也具备十八般武艺,但是他们给自己赋予更重要的使命——为北斗导航系统的技术指标提升提供增强服务。
事实上,在年年底,随着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完成建设,我国已经开始提供全球卫星导航服务。
如今,随着最后一颗北斗三号组网卫星的加入,我国有望提供更为精准的增强服务。
随着收官之星的发射,一旦成功入轨,北斗三号GEO卫星“三兄弟”将在太空团聚,在赤道上拉开距离,将我国的全球卫星导航服务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这次发射的意义?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五十五颗卫星,是北斗全球系统的收官之星,一旦成功发射并在轨稳定运行,将标志着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完成,标志着北斗系统走出中国,走向世界,意义重大。
年北斗全球系统按期建成是大国承诺,是迈向航天强国的标志之一。
北斗概念股的“冰与火”
从上个世纪80年代提出设想,到北斗一号正式启动建设,再到如今全球组网完成。我国北斗产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上游突破封锁、中下游应用拓展市场有待释放的格局。这同时也意味着,持续十年之久的“北斗概念股”投资方向也将迎来新的转变。
一位券商分析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北斗系统实现全球组网后,这条产值千亿的产业链正在进入“军转民”的爆发期,而此时产业链的增长重心将向中下游领域倾斜。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市场潜力广阔,但全球组网的北斗系统目前仍然在产业链成熟度、市场认可度等方面存在提升空间,这对产业链上各家公司业绩的可持续性形成考验。
事实上,这也符合过往资本市场对概念股的炒作路径——从早期